
自由,汉语词语,政治哲学(political philosophy)概念,在这个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,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,并对自身的行为负责。——来自百度百科
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,所以就决定转载过来,这也是可以认为是我们的先辈到现在的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缘由——我称之为“自由”。而现在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,加沙的人们也在为之前仆后继。也让我重新思考了“自由”对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的定义。
————以下转载自知乎,作者:阿鹅鹅鹅饿
都江堰,用了2000年了,还在用。
长城,用了2000年了,最后一次用是二战喜峰口。(有人指出指出最后一次战斗是晋绥军长城抗战)
良渚古城边上那几个,叫什么扁担山横塘山的,其实是个上下三层的复合式人造水坝,5000年了还没退休,还在参与春播水稻的灌溉。你现在下完雨之后去,还能见到里面蓄的水。想想新石器时代末期刚进入聚落国家时代的人类,他们连生产铲子都不太方便,要花多少年集石堆土,才搞出来了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水利设施?再想想子孙后代在我们这片大地上连续营造了多少个百年,又连续受益了多少个百年?百年之后还有千年,有那味了吧。
你看,不是什么小说故事,这就是历史现实。移山填海多么困难呢,付出的时间和成本多么巨大呢,你渺小的一生甚至都不会有回报。现实里可没有移山的天神啊。是啊,所以他们可能还会问——
为什么要攀登最高的山?
为什么飞跃最宽的海?
为什么工程师要反复疏浚一条河道,为什么不随波逐流远走他乡?
为什么科学家要在去改造沙漠,为什么不放弃那些贫瘠之处?
为什么战士要去边界上的不毛之地巩固防线,为什么不直接投降?
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在洪水滔天的时候要去抵抗天地的伟力,而不祈祷弥赛亚方舟降临?为什么选择战斗而不是逃避?
良渚的水利工程是如此宏大,今天的考古学家甚至需要依靠卫星测绘,才真正发掘出了这个三层水坝的所有结构。这一切,竟是5300年前的先辈们拿着木棒草绳构建的。
我们祖辈选择了这条道路,他们以我们脚下的大地为画布刻画的那些伟业震古烁今,而我们也在那些奇观面前开悟。
为什么选择移山填海的那条道路——因为人的一生是他自己选择的伟业定义的。我们选择移山填海,我们选择成为自己的弥赛亚,我们选择铺展自己行走的康庄大道,并打败拦路的一切内外敌人。
所以不是愚公的子孙会去移山。而是移山本身定义了愚公一脉的民族精神,是那些移山填海的人,成为了他的子孙。
这正是自1840年以来,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事,从东北黑土上抗联撒下的热血,到贸易战科技战最前沿的研发生产线。屈服的人早已成了别人的狗,它们可笑的狺狺狂吠从未停止过,你在评论区就能看到。诸如胡适之流,它们无聊的表演甚至从没变过,无非就是把山的压迫,说成是移山造成的。再把向山屈服说成是自由,中华大地历来也不缺相信它们的蠢货。但剩下那些不屈的人组成了我们的民族。
如果你明白自由不是简单庸俗的懒惰,自由是不向压迫和困难屈服。如果你由衷得感谢那些断头流血牺牲的人,感谢他们挖走了敌人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。
如果你也决定为自己也为后人,成为那颗投下荫庇的参天大树。
那么很高兴认识你——同袍,同胞,同志。